3月30日,营口市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举行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
营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岩介绍营口市最新疫情信息有关情况。
3月29日0-24时,营口市新增1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为鲅鱼圈区报告,另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全部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集中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9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76例。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营口市科学合理设置网格化采样点1227个,组建采样队伍2555支7000余人。全市24个核酸检测实验室340余名工作人员全天24小时样品随来随检、日检日报。全市共组织完成核酸采样及检测650余万人次。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2名确诊病例、32名无症状感染者,共计54名患者达到出院标准,现已转入至定点康复医学观察区域进行7天集中健康监测和未来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
李岩表示,为确保转运安置工作安全有序,市指挥部制定了《定点隔离场所解除隔离人员转出流程》,精心做好人员分类、转运安置、人员入场离场、后续服务等准备工作,落实各项服务措施,做到环环紧扣,人员转运安置实现“人车对接、人物对接、人人对接”的闭环管理。
李岩提醒广大市民,当前阶段性清零的成果来之不易,请广大市民自觉支持和配合防疫工作,规范落实好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的各项措施,共同构筑起一道人人参与、群防群控的安全防线。
营口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曲久灵介绍营口市春耕生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情况。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坚决按照市防指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认真履责,多点发力,防疫情,抓春耕,保供应。
积极担当,做好防控措施落实。
一是完善工作服务体系。结合春耕备耕生产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成立了春耕生产暨疫情防控联络组,构建“1+6+19”的工作队伍,分别对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和大石桥市采取实地服务方式,对盖州市和鲅鱼圈区采取电话沟通方式,摸清当前春耕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题施策、因类施导,全力解决。
二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开展“三清一改”等活动,科学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屋外,不乱倒生活垃圾污水,不乱丢用过的口罩,不乱堆柴草农具,不随地吐痰,做好环境卫生“门前三包”,铲除病媒生物滋生环境,从源头预防疾病传播。
三是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快推进全市重大动物疫病春防工作,确保全市重大动物疫情形势稳定,避免重大动物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
抓好春耕,打牢粮食丰收基础。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积极抓好春耕备耕,为全年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一是稳定春播面积。下发了《各县(市)区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通知》和《营口市2022年全力抓好粮食生产行动方案》。目前,全市春耕种植意向已基本落实到地,粮食生产面积预计达到140万余亩,大豆种植面积预计达到3.8万亩。
二是保障农资供应。利用局公众号发布《致广大农资生产销售经营者们的一封信》,开辟农资保供运输绿色通道,帮助农户联系本地农资生产销售企业,鼓励农资企业、经销商与农户开展“点对点”配送,加快农资进村入户,既确保农民有农资可用,又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目前种子下摆入户率达到90%以上,化肥入户率达到76%以上,农药入户率达到58%,农膜入户率达到100%,春耕物资备实和下摆均快于往年。
三是落实惠农政策。广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指导农机户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手机APP系统,网上办理购置补贴,缩短办理时间,加快资金兑付。全市今年计划下拨各项惠农补贴资金达到2.65亿元,生产者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预计达到1.22亿元。
稳产保供,护航农业农村经济。
一是农产品储备充足。目前全市各类原粮储量7.6万吨,食用油储备4390吨,粮油供应充足。全市设施蔬菜在田面积1万亩,日可供应蔬菜400余吨,加之剩余去年秋冬季储菜,以及从外省及周边地区调入蔬菜比较畅通,可以有效保证全市蔬菜供应。全市目前生猪存栏31万头、牛存栏6万头、羊存栏77万只、禽存栏1844万只。肉蛋奶日产量900余吨,水产品目前在塘主要为淡水鱼,已经上市供应,产量预计约3万吨,农产品完全可以满足群众日常需求。
二是发放《农业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针对疫情期间,农事生产企业农业物资运输不畅的问题,我局主动协调各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对保供车辆发放《农业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作为应急使用,确保紧急必需的农资运输通畅。截至3月28日,已为35家稳产保供重点企业发放153张通行证,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和农业物资的运输问题。
三是开启绿色通道。我局主动与商务、交通、公安和各乡镇政府沟通协调,共同建立农资、农产品“点对点”保障运输绿色通道,明确要求运输途中运输人员不与外界接触,运输物资进行多次消杀,确保运输快捷安全。截至目前,已成功解决大石桥市水稻种子、化肥等外销问题,以及外市饲料原料、农药等必需农资的内运问题,确保全市基本农业生产正常开展。
曲久灵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春耕生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农业农村力量。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区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重点了解了鲅鱼圈区学校疫情防控采取了哪些措施,疫情结束后,教育教学有哪些安排等问题。
鲅鱼圈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潘海卓作出回应。他表示,本轮疫情发生后,鲅鱼圈区教育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调整工作专班,设立综合协调组、隔离关怀组、高中教育组、义务教育组、民办学前组、教育教学组、宣传舆情组7个专项工作组,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立即进入战时状态,多次召开视频会议,明确学校主体责任和防控职责。目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
鲅鱼圈区教育局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从3月13日起,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全部暂停线下教学,全面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有线电视、直播软件和官方公众号等平台,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对全区4所高中、1所职专、13所初中、31所小学的64073名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实现了线上教学全覆盖。在开展基础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五育并举”,增设了升旗仪式、心理健康、居家锻炼、劳动、音乐等线上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组织11位心理专业咨询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有效缓解全区师生的焦虑心理和不安情绪。
本轮疫情结束后,鲅鱼圈区教育局将有序组织恢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首先有序实施高三年级、初三年级开学复课。复课前,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核酸检测、校园消杀、封闭管理等相关工作,确保满足复课条件。复课后,将严格按照《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20条(第三版)》《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要求,严把校园入口关,严格落实每日健康监测、校内佩戴口罩、错时错峰上学就餐、定时通风消杀等防疫措施,对封闭在校师生按每天20%的比例循环抽检,确保校园安全。其他年级和学段将视疫情情况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