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信息

鲅鱼圈区:多点发力建书香校园 浸润成长筑精神根基

来源:鲅天下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5

【字号:

分享:

阅读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是涵养品格的沃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区教育局以“书香校园”建设为重要抓手,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从校园角落到家庭社会,全方位构建阅读生态,让书香成为区域教育最鲜明的底色,让阅读成为师生成长最温暖的陪伴。

在新港小学,阅读早已突破课堂边界,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学楼镌刻《弟子规》的木刻庄重典雅,走廊里的开放式书架触手可及,校园里的每一面墙都变成了“会说话的阅读载体”。

学校秉持“成涵养教师,育儒雅学生”的宗旨,从氛围营造、课程设置、成果展示到评价体系,构建起全浸润的阅读生态。诗词大赛、小小朗读者、经典舞台剧改编等丰富活动,让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生动。

新港小学学生 王雯霏:我最喜欢“晨读时光”,每天早上,我们全班一起背古诗词,尤其是比赛背《唐诗三百首》,我上周刚拿下“诗词小达人”徽章,更有动力去读书了。现在,我觉得读书不是“作业”,是和小伙伴一起探险、和爸妈一起演戏、和书本里的人物做朋友!

如今,清晨的诵读声、课间的讨论声、课后的创作声,交织成新港小学校园里最美的旋律。

新港小学副校长 李利:我校推行 “1+N” 阅读模式,晨读诗、午读整本书,还有校本课和课前分享。通过双线活动与多元评价,让阅读从任务变成习惯,学生阅读量逐年增加,家庭藏书量也有所增长。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读思践悟”一体化模式,让整本书阅读成为素养培育的鲜活载体。

同样将阅读融入日常的,还有彩霞小学。在这里,阅读是浸润成长的养分,贯穿校园生活的每一段时光。清晨,10 分钟晨读准时启幕;午间,读书分享交流会热烈开展;延时服务时段,留足自由阅读时间。课堂上,“整本书阅读” 课程有序推进,指导课教会方法、推进课解疑答惑、分享课碰撞火花,引导学生把阅读收获变成看得见的成果。

彩霞小学学生 赵翰禹:以前总觉得读书很枯燥,直到参与了学校的阅读活动,我才真正理解了阅读的意义。上次我用思维导图分享《草房子》,老师和同学都为我鼓掌。现在读书对我来说早就不是“任务”,而是超开心的事!

在彩霞小学,从晨读时的专注、分享时的热烈,到课后的深入研读、家庭的亲子共读,阅读已成为师生与家长共同的生活习惯。

彩霞小学副校长 程盛鑫:我校始终以“五个融入”构建书香校园,将阅读与教学、节日、家庭深度绑定。通过“指导课+推进课+分享课”三阶课程模式,搭配多样化成果展示,让阅读真正落地生根。近两年,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达200余人次,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阅读生态,让书香滋养每一位学子的成长。

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区实验中学则以 “知礼达仁” 为内核,用特色活动构建起富有活力的校园书香生态。多样的阅读活动贯穿校园生活:学校成立了“春水文学创作社”“科普先锋队” 等社团,负责编校刊、写散文、撰论文,让阅读在实践中延伸。读书节期间,诗词朗诵会、主题征文比赛轮番上演;每月的读书分享会上,学生以 PPT、情景剧演绎名著精髓。

区实验中学学生 梁恩泽:在学校,我经常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交流读书心得。上次跟着老师去博物馆,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特别有收获!现在我们家还评上了“书香家庭”,全家一起读书的时光特别温暖,也让我懂得了更多道理。

区实验中学通过“活动引领+多方融通”的模式,让书香成为校园最鲜活的文化符号。

区实验中学副校长 王红伟:我们组建专家、师生、家长指导团队,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母爱文化亲子共读等特色活动。同时,联合高中搭建校阅读联盟,组织博物馆研学、书香家庭评选,让阅读跨校园、进家庭。未来,我们将持续创新阅读活动的形式载体,深化内容内涵,全力营造“书香满溢”校园的浓厚氛围,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长远发展筑牢精神根基。

从一所所学校的特色实践,到全区层面的系统推进,区教育局始终将 “书香校园” 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制定《全区中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从顶层设计出发,系统推进阅读工作;在实践中,创新打造 “校园领读人 + 悦少年” 双领读体系,通过读书分享会、图书漂流、阅读打卡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结合重要节点,开展红色阅读和经典诵读活动,深化育人内涵;延长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阅读场馆开放时间,利用全媒体渠道宣传推广阅读;积极开展亲子阅读打卡活动,成功营造出书香弥漫校园、浸润家庭、辐射社会的良好氛围,切实培养了广大师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未来,区教育局将持续深化 “书香校园” 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书香始终伴随学生成长,为构建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贡献教育力量。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