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草案公开

营口市鲅鱼圈区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意见【草案】

来源:政府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28

【字号:

分享:

营口市鲅鱼圈区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关乎国计民生、责任重大。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以下简称《纲要》),加快推进鲅鱼圈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以及关于气象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着力推进鲅鱼圈区“沿海经济强区、国际陆海枢纽、高质量发展魅力之城”建设,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鲅鱼圈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建设成效显著,气象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气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气象保障鲅鱼圈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布局优化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预警系统更加精准,“气象+”赋能各行业气象服务更加精细,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基本实现。

二、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三)提升智慧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开展高影响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行业服务等领域的科研攻关,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气象领域应用研究,提升鲅鱼圈区本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加强科研业务能力攻关团队建设,健全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创新激励机制,提升气象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气象与农业、生态环保、交通、文旅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提升智慧气象科技支撑能力。(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文旅局)

三、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

(四)建设智能精密气象观测站网。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布局,构建协同高效立体、智能性强的精细化气象监测系统。开展沿海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等监测系统的建设,构建沿海经济带海洋气象监测网;开展农田小气候站网、康养旅游自动站网等建设。建立常态化设备更新机制,推进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服务建设。(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各乡镇、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区三渔局、区住建局)

(五)构建智能精准的预报系统。建立协同、智能、高效的气象预警预报预测业务平台,发展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强化多源资料融合与数值预报产品本地化应用,提升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和分类型、分灾种精准预报能力,精细化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公里级,时间分辨率达到逐小时,逐步实现智能网格预报实时滚动订正和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精准预警。(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财政局)

(六)建设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系统。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构建气象服务大数据、智能化产品制作和发布平台,完善社区、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网络,建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建立气象部门与决策者、生产者和社会公众互动机制,探索打造面向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促进气象数据信息全领域高效应用。(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文旅局、各乡镇、办事处)

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七)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完善部门共建共享合作机制,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强化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低温、冰雹、大雾等高影响天气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农田渍涝、森林火灾和海上气象灾害等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建设气象灾害的风险、鉴定评估制度。(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各乡镇、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

(八)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强化普查成果应用。及时修订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极端天气停课停工停业机制,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加强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应急局、区委宣传部、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文旅局、区科技局、各园区管委会、各乡镇、办事处)

五、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九)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行动。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相适应的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立乡镇政府购买气象服务机制。加强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设备设施建设,提供粮食安全全链条“伴随式”气象服务。围绕“一县一品”建设,强化特色气象服务,实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全覆盖。持续加强辽宁省首家葡萄科技小院建设,建立葡萄农业气象服务地方标准和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开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打造气候好产品名片,助力“中国气候好产品”品牌创建。(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办事处)

(十)实施沿海经济强区海洋气象保障行动。建立现代海洋气象服务体系,为港口、海上安全、海上交通、海洋产业、海上重大活动、渔业生产等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做好向渔民靶向发布预警信息试点工作。做好“北粮南运”港口运输、物流、仓储等环节的专业气象服务。(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三渔局、营口市海事局)

(十一)实施旅游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开展旅游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建立灾害性天气旅游安全联防联动和多部门合作机制。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服务,提升旅游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开展旅游气候资源普查,以及海滨旅游、乡村休闲生态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等技术研发和精细化气象服务,助力旅游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各乡镇、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区住建局、区旅游发展中心)

六、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

(十二)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建立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形成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长效机制。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强化社会全媒体资源快速精准传播能力,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委宣传部、区工信局)

(十三)加强高品质生活气象服务供给。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气象服务。推动新一代气象信息技术在气象服务领域应用,研发精细化生活指数气象产品,强化鲅鱼圈区健康生活、旅游康养、体育竞技、全民健身等气象服务供给。(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卫生健康局)

(十四)加强气象文化和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高标准建设气象科普场馆和望海街道气象科普长廊等气象科普场所,提高气象科普信息传播能力,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大熊岳百年气象站旧址保护,做好熊岳观测站百年观测数据整编与应用工作。积极打造全省气象科普示范教育基地。(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各乡镇、办事处、区应急局、区文旅局)

七、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

(十五)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改善行动保障,深化气象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动机制,联合做好空气质量预报、重污染天气联合预警等工作。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加强风能、太阳能气候资源合力开发利用。(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改局、区生态环境局、各园区管委会、各乡镇、办事处)

八、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十六)强化气象人才培养。围绕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社会对气象服务需求,培养气象科技创新团队,积极打造我区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气象人才队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对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落实好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有关规定。(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气象局、区委编办、区科技局、区总工会)

九、强化组织实施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气象高质量发展任务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做好项目、资金、用地等保障。认真研究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组织协调,完善保障机制,强化督促检查。(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改局、区政府督查室、各乡镇、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十八)加强投入保障。认真落实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把支持气象高质量发展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保障气象事业经费的稳定投入和气象重点工程顺利实施,落实气象部门职工依规足额享受地方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气象高质量发展事业。(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各乡镇、办事处)

(十九)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气象法规规章的贯彻落实,强化气象标准化应用。加强气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有效保护气象数据安全。加强防雷、升放气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监管和行业监管。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依法规范全社会的气象活动,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政法委、区司法局、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办事处)

相关文件:

《鲅鱼圈区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实施意见》【草案解读】

《鲅鱼圈区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实施意见》【草案图解】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