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鲅鱼圈: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07-15

【字号:

分享: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十年来,鲅鱼圈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举措,厚重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空气质量,2020年9月,我区投入1200多万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和98套网格化微型站点,实时监测大气数据。同时聘请专业团队,组成大气精细化管理项目组,对平台数据实时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污染问题并快速解决整改。

鲅鱼圈生态环境分局 大气执法中队中队长 董媛:平台的建立为我们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科学依据,如发现点位数据出现异常,我们将立刻派出巡查人员进行实地巡查,确认问题后立即交给有关职能部门整改督办。我们本着发现问题一小时内实现交办,两小时内完成整改的原则,现已经形成了“交办执行督导整改”闭环式管理模式。确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保证了我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0年至今,通过“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交办任务1463件,办结率85%以上。不仅如此,我区还持续加大对企业的排放监管力度,近三年来,共梳理了54个超低排项目,现已完成了16个,其余38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争取2022年年底前完成。2021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3,同比改善4.73%;2022年1-6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9,同比改善6.05%。

生态环境提质改善增进了民生福祉。自去年5月开始,配套自来水入户让芦屯镇贺店村村民徐永明的生活用水条件彻底得到改善,家中接入自来水后,不仅免去了自打井水的烦恼,还解决了生活污水处理和如厕问题。

芦屯镇贺店村 村民 徐永明:现在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还给我们安装了室内水冲厕所。真是太方便了,感觉就跟住进了城里一样,感觉很幸福。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直接关系到农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对于加快改善乡村发展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8年开始,我区投资1.54亿元人民币,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惠及10个村7119户农村居民。目前,官屯村大王庄片区、红旗堡村、贺店村、隆华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胜台村、望儿山村、留屯村、郭屯村、厢黄旗村、温泉村的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之中,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部完工。目前,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7.9%,超过全市10%的要求。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十年,鲅鱼圈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几年来,我区共拆除取缔1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362台,20吨以上燃煤锅炉提标改造全部完成,451户散煤替代工作已完成。对于穿城而过的红海河、二道河、沙河和熊岳河四条生态河廊,从2016年开始,我区就着手对四条河流的污染源进行排查改造。2021年,组织实施“沙河水生态治理工程”,改善两岸生态脆弱和生态群落失衡的局面。申请中央财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分别在熊岳污水处理厂一期和二期建设两处氟化物一体化处理设施,目前已投入运行,保障了熊岳河水质的稳定达标。

这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多项改革方案接连实施,构建起制度体系“四梁八柱”。结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及时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的环境污染问题信访案件2196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实现山水“长治”。

坚持走生态环保之路,鲅鱼圈区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目前,我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绿地覆盖率39%,人均公园面积14平方米。回首十年,渤海明珠展新颜。展望未来,鲅鱼圈以青绿执笔描绘美丽新画卷。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