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关于印发《营口市鲅鱼圈区农业农村局(林草)“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适用规则(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2-12

【字号:

分享:

各镇(街道)、林草中心:

为了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规范林业行政处罚的实施,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林业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辽宁省及营口市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区林业行政处罚工作实际,我局制定了《营口市鲅鱼圈区农业农村局(林草)“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适用规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营口市鲅鱼圈区农业农村局(林草)“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适用规则(试行)》

2.《营口市鲅鱼圈区农业农村局(林草)“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试行)》                      

营口市鲅鱼圈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12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营口市鲅鱼圈区农业农村局(林草)“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适用规则(试行)

   

第一条 为了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规范林业行政处罚的实施,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林业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辽宁省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营口市林业和草原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及实施标准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区林业行政处罚工作实际,制定本适用规则。 

第二条 林业“首违不罚”是指林业行政管理当事人初次违反林业法律、法规、规章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林业行政处罚。林业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是指林业行政管理当事人违反林业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林业行政处罚。 

第三条 林业“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不包括以下法定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一)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林业行政违法行为; 

(二)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的林业行政违法行为; 

(三)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四)违法行为超过法定追究时效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第四条 适用林业“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应当按照《营口市鲅鱼圈区农业农村局(林草)“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为的事实、证据以及危害后果等进行综合判定,不得擅自放宽或者改变适用情形。 

《清单》适用条件中所称“以下”包含本数。 

第五条 适用林业“首违不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初次发生林业和草原领域违法行为; 

(二)危害后果轻微; 

(三)及时改正; 

(四)《清单》中列明须同时具备的适用条件。 

第六条 适用林业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违法行为轻微; 

(二)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三)及时改正; 

(四)《清单》中列明须同时具备的适用条件。 

第七条 林业行政执法人员通过查询森林督查暨林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林业和草原行政案件统计分析系统、信用信息平台、“双公示”平台、行政处罚公示平台等系统信息,结合历年涉林案件档案资料,确定当事人此前未发生过林业和草原领域违法行为的,可以认定为初次违法。 

第八条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主要包括没有给国家、集体或者个人造成实际损失;没有给法律、法规、规章所保护的法益带来实际损害的情况。 

危害后果轻微主要包括给国家、集体或者个人造成轻微损失,通过改正后能够及时挽回损失;给法律、法规、规章所保护的法益带来轻微损害,通过改正后损害得到及时恢复的情况。 

及时改正主要包括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在短时期内(含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的期限内)采取补种、恢复林业和草原生产条件和植被、及时拆除、恢复原状、赔偿等方式消除影响的情况。 

第九条 对林业“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的,应当在立案并调查终结后,报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审批同意,依法履行告知程序,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第十条 对林业“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并由当事人书面承诺不再发生类似行为,留存相关纸质或者音像记录。 

第十一条 未列入《清单》的违法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不予行政处罚情形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第十二条 本规则施行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区农业农村局(林草)根据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政策的变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营口市鲅鱼圈区农业农村局(林草)首违不罚事项清单(57项)

 
 

序号

 
 

行政权力名称

 
 

类别

 
 

法律依据

 
 

违法事实

性质和情节

 
 

行政裁量权基准

 
 

承办单位

 
 

1

 
 

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 违反本法规定,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可以处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所需费用三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

 
 

在临时使用的林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或者临时使用林地期满后一年内未恢复植被或者林业生产条件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三条第三款 在临时使用的林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或者临时使用林地期满后一年内未恢复植被或者林业生产条件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罚。

 
 

首次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

 
 

对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或者其他活动,致使森林、林木、林地受到毁坏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 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或者其他活动,造成林木毁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五倍以下的罚款;造成林地毁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可以处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所需费用三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

 
 

对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四条第二款 违反本法规定,在幼林地砍柴、毁苗、放牧造成林木毁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5

 
 

对盗伐林木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 盗伐林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盗伐株数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树木,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6

 
 

对滥伐林木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 滥伐林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滥伐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滥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7

 
 

对伪造、变造、买卖、租借采伐许可证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租借采伐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没收证件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8

 
 

对收购、加工、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等非法来源的林木的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收购、加工、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等非法来源的林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收购、加工、运输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可以处违法收购、加工、运输林木价款三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9

 
 

对采伐林木的单位或个人没有按照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完成;逾期未完成的,可以处未完成造林任务所需费用二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完成造林任务;逾期未完成的,可以处应完成而未完成造林任务所需费用2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连续两年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二)当年更新造林面积未达到应更新造林面积50%的;(三)除国家特别规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外,更新造林当年成活率未达到85%的;(四)植树造林责任单位未按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的要求按时完成造林任务的。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10

 
 

对拒绝、阻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八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拒绝、阻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11

 
 

对以收容救护为名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以收容救护为名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违法所得,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将有关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向社会公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12

 
 

对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禁猎(渔)区、禁猎(渔)期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未取得特许猎捕证、未按照特许猎捕证规定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海洋执法部门或者有关保护区域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特许猎捕证,并处猎获物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13

 
 

对非法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禁猎(渔)区、禁猎(渔)期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未取得狩猎证、未按照狩猎证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保护区域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狩猎证,并处猎获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14

 
 

对非法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15

 
 

对非法出售、购买、利用、运输、携带、寄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 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未取得或者未按照规定使用专用标识,或者未持有、未附有人工繁育许可证、批准文件的副本或者专用标识出售、购买、利用、运输、携带、寄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人工繁育许可证、撤销批准文件、收回专用标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16

 
 

对非法出售、利用、运输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 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持有合法来源证明出售、利用、运输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动物,并处野生动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17

 
 

对非法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食品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食品,或者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18

 
 

对非法为食用购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食品,或者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19

 
 

对非法从境外引进野生动物物种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从境外引进野生动物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所引进的野生动物,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未依法实施进境检疫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0

 
 

对非法将从境外引进的野生动物放归野外环境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将从境外引进的野生动物放归野外环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捕回,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捕回的,由有关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代为捕回或者采取降低影响的措施,所需费用由被责令限期捕回者承担。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1

 
 

对非法使用有关野生动物证书和文件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转让、租借有关证件、专用标识或者有关批准文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没收违法证件、专用标识、有关批准文件和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2

 
 

对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未采取防沙治沙措施,造成土地沙化加重,不按照治理方案进行治理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第三十八条:…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从事破坏植被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第三十九条: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未采取防沙治沙措施,造成土地严重沙化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牧)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治理;造成国有土地严重沙化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第四十条:违反本法规定,进行营利性治沙活动,造成土地沙化加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受理营利性治沙申请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每公顷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一条:…不按照治理方案进行治理的,经验收不合格又不按要求继续治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受理营利性治沙申请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并处相当于治理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3

 
 

对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果树种苗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五十九条: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4

 
 

对未取得林木种子、果树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林木种子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种子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种子的;(二)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种子的。 第二十四条:未按规定取得果树种苗生产许可证、果树种苗经营许可证从事果树种苗生产经营的,由果树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苗木价值10-20%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5

 
 

对为境外制种的林木种子和果树种苗在国内销售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为境外制种的种子在国内销售的。(二)从境外引进农作物种子进行引种试验的收获物在国内作商品种子销售的。(三)未经批准私自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种质资源的。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6

 
 

对经营的林木种子和果树种苗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一)经营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二)经营的种子没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三)伪造、涂改标签或者试验、检验数据的。(四)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五)种子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未按规定备案的。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7

 
 

对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林木种子和果树种苗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种子的经营、推广,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经营、推广和转让未经审定的果树种苗的,由果树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没收种苗和违法所得的处罚,并责令赔偿经济损失。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8

 
 

对抢采掠青、损坏母树或者在劣质林内和劣质母树上采种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抢采掠青、损坏母树或者在劣质林内和劣质母树上采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采种行为,没收所采种子,并处以所采林木种子价值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29

 
 

对违法收购林木种子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收购林木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收购的种子,并处以收购林木种子价款二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0

 
 

对违法在林木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病虫害接种试验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病虫害接种试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试验,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1

 
 

对违规,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2

 
 

对伪造、倒卖、转让采集证、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有关批准文件、标签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 伪造、倒卖、转让采集证、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有关批准文件、标签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收缴,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3

 
 

对外国人在中国境内采集、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未经批准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采集、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未经批准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收购的野生植物和考察资料,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4

 
 

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 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的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有采集证的,并可以吊销采集证。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5

 
 

对外国人未经批准在中国境内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拍摄电影、录像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四十条 外国人未经批准在中国境内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或者在野外拍摄电影、录像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考察、拍摄的资料以及所获标本,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6

 
 

对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7

 
 

对拒绝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六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给予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8

 
 

对假冒授权品种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四十条假冒授权品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停止假冒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植物品种繁殖材料;货值金额5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货值金额或者货值金额5万元以下的,根据情节轻重,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39

 
 

对销售授权品种未使用其注册登记的名称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四十二条 销售授权品种未使用其注册登记的名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0

 
 

对退耕还林中销售、供应未经检验合格的种苗或未附具标签、质量检验合格证、检疫合格证的种苗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退耕还林条例》第六十条 销售、供应未经检验合格的种苗或者未附具标签、质量检验合格证、检疫合格证的种苗的,依照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种子法的规定处理;种子法未作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处以非法经营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1

 
 

对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行为;发生森林病虫害不除治或者除治不力,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行为;隐瞒或者虚报森林病虫害情况,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除治、赔偿损失,可以并处一百元至二千元的罚款:(一)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的;(二)发生森林病虫害不除治或者除治不力,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三)隐瞒或者虚报森林病虫害情况,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2

 
 

对未依照规定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或者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植物检疫条例》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植物检疫机构应当责令纠正,可以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或者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二)伪造、涂改、买卖、转让植物检疫单证、印章、标志、封识的;(三)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调运、隔离试种或者生产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的;(四)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开拆植物、植物产品包装,调换植物、植物产品,或者擅自改变植物、植物产品的规定用途的;(五)违反本条例规定,引起疫情扩散的。 有前款第(一)、(二)、(三)、(四)项所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植物检疫机构可以没收非法所得。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调运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植物检疫机构有权予以封存、没收、销毁或者责令改变用途。销毁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3

 
 

对未依照规定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或者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辽宁省森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第三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森检机构应当责令纠正,可以处以50元至2000元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责令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依照规定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或者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二)伪造、涂改、买卖、转让植物检疫单证、印章、标志、封识的;(三)未依照规定调运、隔离试种或者生产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四)违反规定,擅自开拆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包装,调换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或者擅自改变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规定用途的;(五)违反规定,引起疫情扩散的。

《辽宁省森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第十八条:对未办理森林植物检疫手续或者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责令纠正,并处以100元至500元罚款。第二十二条 对待运或者高运过程中的森林植物、林产品擅自调换或者开拆其包装的,责令纠正,并处以1000元至4000元罚款。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办法,引起疫情扩散的,处以3000至5000元罚款;造成损失的,由责任者按照损失额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4

 
 

对破坏或者擅自改变湿地保护界标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湿地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下列处罚:(一)破坏或者擅自改变湿地保护界标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可以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5

 
 

对超出允许范围在沼泽湿地放牧、割苇、割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湿地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下列处罚:……(二)超出允许范围在沼泽湿地放牧、割苇、割草的,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6

 
 

对排放沼泽湿地水资源或者截断湿地水系与外围水系联系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湿地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下列处罚:……(三)排放沼泽湿地水资源或者截断湿地水系与外围水系联系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7

 
 

对在湿地围(开)垦或者擅自在沼泽湿地挖塘、挖沟、筑坝、烧荒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湿地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下列处罚:……(四)在湿地围(开)垦或者擅自在沼泽湿地挖塘、挖沟、筑坝、烧荒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按照所破坏面积处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8

 
 

对在候鸟主要繁殖、栖息的湿地捡拾鸟卵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湿地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下列处罚:……(五)在候鸟主要繁殖、栖息的湿地捡拾鸟卵的,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非法收售鸟卵的,没收鸟卵及违法所得,有违法所得的,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49

 
 

对破坏候鸟主要繁殖、栖息湿地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湿地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给予下列处罚:……(六)破坏候鸟主要繁殖、栖息湿地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恢复原状所需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50

 
 

对非法采集树枝、树叶、树根和珍贵树木种子,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八)非法采集树枝、树叶,树根和珍贵树木种子,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1倍以上3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非法收购树枝、树叶、树根和珍贵树木种子的,比照此项规定处理;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51

 
 

非法采挖、移植非珍贵树木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罚;(七)未经批准采挖、移植非珍贵树木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盗伐或者滥伐林木的行为予以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52

 
 

对未按规定使用林木良种造林的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未按照规定使用林木良种造林的项目,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取消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的经济补贴,并可酌减或者停止该项目下一年度的投资。

对前款行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给予警告,并可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53

 
 

对伪造林木良种证书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林木良种推广使用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伪造林木良种证书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林木种子管理机构予以没收,并可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可处违法所得3倍以内的罚款,但最多不得超过30000元。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54

 
 

对违反林木种子质量管理规定,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贮藏林木种子等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

 
 

《林木种子质量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贮藏林木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照《种子法》的规定处理;《种子法》未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且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属于非经营活动的,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属于经营活动的,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55

 
 

对销售、推广未经审定蚕种的处罚

 
 

行政处罚

 
 

《蚕种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销售、推广未经审定蚕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蚕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蚕种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56

 
 

对销售的蚕种未附具蚕种检疫证明、质量合格证的处罚

 
 

行政处罚

 
 

《蚕种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 销售的蚕种未附具蚕种检疫证明、质量合格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蚕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57

 
 

对无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违反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蚕种,或者转让、租借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行政处罚

 
 

《蚕种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无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违反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蚕种,或者转让、租借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蚕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违反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蚕种或者转让、租借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首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责令改正,不予处罚

 
 

区农业农村局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