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规范我区出租车行为的建议》(第5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8

【字号:

分享:

仕东、朱方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我区出租车行为的建议,已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根据政协鲅鱼圈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关于对非营运车辆营运行为管理的建议》,结合我区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围绕社会高度关注的出租汽车运输市场运营秩序问题和网约车非法营运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现将今年以来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层层落实责任,立即部署安排专项整治行动

接到建议后,区交通局高度重视,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班子工作会议,传达区委相关会议精神,专题研究交通秩序整治问题,联合区公安局等部门下发了《开展鲅鱼圈区交通运输重点区域周边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鲅鱼圈区出租汽车市场“打非治违”百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分管副区长马英姿主持召开专项会议,部署专项整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编排了执法小组,采取重点场所强化执法和路面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项整治,此外,我局还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使用大数据软件“稽查助手”协助查处非法营运,该软件能够精准定位违法网约车,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此次“打非治违”百日整治行动,通过依法查处侵害乘客合法权益的出租汽车经营者违法行为,依法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运营行为,有效净化出租汽车市场环境,维护出租汽车市场良好秩序,提高乘客出行满意率,防范化解行业不稳定风险,努力营造交通运输良好社会环境。

二、巩固“创城”工作成果,抓好辖区出租车车容车貌监管工作

巩固前一段时间“创城”工作成果,对辖区出租车车容车貌开展全面排查工作,持续深入辖区车站、商场、景点、医院、加气站等主要地点对出租车进行逐台检查,检查规范服务监督卡、计价器、票价表、顶灯、门字等。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下发通知,要求公司对顶灯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要求出租车顶灯的更换工作跟踪到位,确保出租车 GPS 定位系统安装使用,尤其是顶灯LED屏正常显示载客状态,整改和处罚相结合,目前已经100%完成新式顶灯和新款旅游形象门贴的更换工作。

三、结合运价调整工作,严格检查出租车违法违规和非法营运

“一口价”、“不打表”现象曾是我区群众和外来游客普遍反映出租车“乱象”主要问题之一,为遏制该现象,我局结合“计价器”调整工作实际,深入辖区的高铁站、火车站、客运站、商场、医院、山海广场等地点开展大检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坚决打击“不打表”运营行为,通过鲅天下等媒体先后四批公开曝光违规车辆,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

育作用。目前,“不打表”等现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相关投诉举报大幅下降。专项整治以来,接到各类投诉出租车案件 255 起,已处理举报254起,处理率为99%。结合路检路查发现的问题,共处理出租车违法运营31台次,罚款5800余元。今年共查处“黑滴滴”等非法营运80台,罚款28余万元,没收老年代步车出租顶灯和揽客牌100余个。

三、以投诉举报线索为抓手,抓好辖区出租车运营服务监管工作

随着市民维权意识的增强,辖区出租车运营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规范出租车服务管理,提升出租车服务质量,解决社会关注的“民心网”等举报问题,对屡次被投诉的出租车,尤其是高铁站区域违法违规出租车,除依法处罚外,并拉入高铁广场“黑名单”,限制其进入“高铁站”运营,目前已先后拉黑车辆近100台次,目前每月高铁站产生出租车投诉为个位数,逐步规范了高铁站附近出租车运营秩序,我区高铁站出租车管理经验得到了省交通厅通报表扬,省内不少县区行管部门专程到我区实地调研学习。此外,我局定期研判今年以来出租车投诉举报案件,针对投诉问题集中的车主和驾驶员,责成公司立即约谈,宣贯相关法律法规,签订文明守法经营承诺书。

四、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严格要求公司发挥主体责任,落实相关规章制度

区交通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到红运集团就出租车行业整治进行约谈。要求各出租车公司要进一步发挥管理

出租车司机方面的主体责任,科学规划公司架构,配备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从严从细厘清企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投诉举报制度等规章制度,形成职责清晰、工作尽职、管理到位的工作局面。建立出租车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对多次发生投诉举报的违法违规驾驶员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取消其在本公司从业资格,杜绝“污点”司机长期从事出租汽车行业。制定公司内部驾驶员奖惩机制,宣传表彰先进典型,严格惩戒违法违规驾驶员。建立驾驶员管理台账,分批次做好法律法规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素质,约谈有劣迹车主和驾驶员,目前,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已更换,公司架构已做出改变,相关制度正在下发落实,已约谈64台有劣迹车主,此外,区交通局已经出台文件,要求公司在年底前安装出租车车内监控系统,增加监管抓手。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民的法律意识虽已不断加强,维权意识逐渐浓厚但维权取证仍有不足,缺乏车内监控系统,个别投诉举报因证据不足无法进一步处理,造成投诉人不满意,影响政府公信力。

二是三轮车和电动老年代步车违规上路运营问题,尽管交警部门设立了禁行路段,但是并没有通过媒体公示,上述车辆并没有减少,尤其是在山海广场、熊岳火车站附近,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市里百日整治方案是由公安部门牵头整治,我区尚待明确。

三是运力严重不足问题。近20年开发区主城区不断扩大,人口数量已增至50多万,同时,旅游业迅猛发展,出行市民与日俱增。相比于营口市主城区人口在60万人左右,而出租车数量为2377台,鲅鱼圈区现有的716台出租车和100合法网约车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区市民的出行需求,非法网约车日渐增多,由于取证困难,给行管部门带来很大压力。同时出租车从业者对非法网约车意见较大,时常出现舆情。

四是私家车通过“滴滴”、“花小猪”等网络平台从事非法运营体量较大,严重冲击出租车运输市场运营秩序,而我们无法关闭“滴滴”、“花小猪”等网络平台,虽然与公安、综合执法、交警等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对群众的举报认真受理,第一时间赶赴举报现场查实取证,依法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2017年1月1日至今,处罚非法营运(含花小猪、滴滴、异地营运、克隆车)总案件数1000 余件,罚款总金额600余万元,打击虽有效果,但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

五、今后努力方向

1. 综合协调,促进合理发展。促进巡游出租车和合规网约车合理化发展,相互补充,方便市民出行。初步计划于今年将滴滴网约车平台引入我区,用原曹操平台50台车辆指标。2024、2025年,计划结合鲅鱼圈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再分别增加网约车指标,具体指标待区政府上会讨论后确定。

2.多方联动,建立长效机制。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局、区综合执法局、区网信办、区新闻传媒中心等单位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密切配合、强化协作,形成对出租汽车市场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联动工作格局。

3.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密切关注热线投诉举报类案件涉及问题和行业舆情动态等,对服务质量、经营行为等问题及时分级分类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对影响恶劣、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和行业形象的重点案件深挖彻查、挂牌督办,特别是对有多次违法处罚记录的“惯犯”,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加大曝光力度,起到震慑作用,维护乘客合法权益,

4.高压整治,开展联合执法。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局、综合执法局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围绕高铁站、火车站、客运站、山海广场等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出租车行业违法违规行为。

5.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出租汽车市场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提倡乘客保留证据,积极维护个人权益,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利用好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主动发现线索并积极处理,快速回应,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鲅鱼圈区交通运输局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