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托、入学为何要查验预防接种证?
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是控制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查验,能防止这类传染病在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暴发流行,保障儿童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同时,还能增强儿童监护人对国家免疫规划的认知,为未完成接种的儿童提供补种机会,消除免疫空白。
二、哪些单位和对象需要参与查验?
查验单位:全区所有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都要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查验对象:小学及初中以上学校的所有学生,托育机构、幼儿园的所有儿童都需接受查验。
三、需要查验哪些疫苗?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儿童年龄确定查验疫苗种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多种疫苗。不同年龄儿童需接种的疫苗剂次数不同,如 2 岁儿童需接种 18 剂次,6 岁及以上儿童需接种 22 剂次。具体可查看 “入托、入学儿童需查验的疫苗和接种剂次数” 表格。
四、查验工作如何开展?
通知查验对象: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小学在开学前,通过招生简章或报名须知等通知新生报名时携带预防接种证,并下载金苗宝 APP 获取审核报告或到接种单位开具报告。
接种单位审核:家长带儿童到接种单位审核接种完成情况,接种单位根据儿童年龄和免疫程序审核,出具审核报告。对未完成全程免疫、因接种禁忌未完成免疫、需补办接种证以及已完成接种的儿童,分别按规定处理,并登记相关信息。
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查验:儿童报名时,家长提供相关材料供查验。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填写查验登记表,督促未全程接种儿童补种,补种后再次查验并记录。同时,按规定时间将查验登记表报给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镇卫生院。
疫苗补种:接种单位负责为漏种儿童补种疫苗,家长带儿童凭预防接种证和审核报告前往补种。补种后,接种单位在相关记录中登记,家长将更新后的材料交回学校查验。
统计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镇卫生院汇总查验情况,填写统计表于次年 1 月 10 日前上报至区疾控中心。
五、查验工作有哪些指标要求?
接种证查验率:以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为单位,查验率要达到 100%;以入托、入学儿童为单位,查验率≥95%。
儿童补证、补种率:以区为单位,需补办接种证儿童补证率≥98%;漏种儿童补种率≥90%(卡介苗漏种剂次不纳入统计)。
接种证查验完成情况报告完整性:以区为单位,年度接种证查验完成情况汇总报告完整性≥98%;以镇 (街) 为单位,完整性≥95% 。
六、如果未按要求查验或补种会怎样?
未按要求查验或补种可能导致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存在隐患,儿童感染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的风险增加。相关部门会对查验和补种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责任单位应严格履行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