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鲅鱼圈 > 经济情况

经济情况

来源:鲅鱼圈区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03

【字号:

分享: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7.82亿元,同比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64亿元,同比下降7.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62.51亿元,同比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1.99亿元,同比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政策效能充分释放。全力抓好国务院和省市稳经济政策终端落实,累计兑现各类惠企资金3100余万元。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54亿元。建立完善经济运行工作机制,出台《“1+8+N”服务企业实施方案》,精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206个,为企业减税降费1.3亿元。深入推进“近采近销近创”,促成交易额1500万元。全年实现“个转企”137户、“小升规”10户,新增市场主体9284户,总数达6.9万户、增长14.1%。鞍钢鲅鱼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被列为全省“分转子”工作典范。

项目建设成果显著。实施项目推进“鱼骨图”机制,营口清洁能源高端装备产业园、M015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疏港高速项目总体工程进度达30%,鞍钢中集LNG项目竣工投产,鞍钢二期、熊岳服务区、渔港经济区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谋划推动央地合作项目50个,总投资562.1亿元,年度完成投资59.2亿元。全年开复工项目1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新签约项目119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62.5亿元、增长10%。

消费潜力有效释放。大力实施“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以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为牵动,组织各类促消费活动30余场,带动促进消费1.7亿元。加快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成功举办母爱文化节、冰雪温泉节、广场文化月等品牌活动,“红旗大集”入选“2024中国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融合发展案例”,全年接待游客约12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4亿元,分别增长9.5%和1.7%。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创新驱动力不断提升。创新型县区建设扎实推进,“苗企业”库在库企业达2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分别达到168家、50家、24家。入选省、市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11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88亿元、增长21.3%,全区研发经费投入11.07亿元。世界首台套、全球最大规模水平剖分式离心压缩机组在沈鼓透平正式下线。

新型工业化提速推进。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全年预计完成工业产值52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四个主导产业集群产值450亿元,占全区比重85.7%,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9.3%。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数字赋能,投资14.95亿元实施技改项目37个,占工业投资的32%,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增至7户,占全市一半。辽宁奥镁获评辽宁省5G工厂,嘉里粮油荣获“辽宁省质量标杆”企业。

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308.7亿元、惠及企业1913户,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65%、0.8%。物产中大、中远海运等重点物流企业运营良好,新注册物流企业146户,物流行业全年实现税收8.3亿元。举办精品楼盘展等促销活动6场,赴长春、赤峰等地开展“文旅+房产”推介,房地产业保持平稳。

农业现代化平稳推进。粮食和肉蛋奶产量保持稳定,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产值预计增长3.1%,渔业产值达20亿元、增长6.6%。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百亿元,我区入选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鲅鱼圈葡萄”“小望海地瓜”入选农业农村部“名优特新”农产品品牌名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风调雨顺家庭农场入选“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我区在营口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排名第一。

  • 附件:
  • 视频: